教学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MPA中心 > 教学培养 > 正文

湖北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2-07-04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培养目标

为政府部门、企业及卫生系统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包括: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

二、招生类型及报考资格

招生类型为“全日制”学生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收。

报考资格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三年(含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以及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和五年(含五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

采取“脱产”或“非脱产”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年限为2至4年。“在职攻读”年限一般不少于2.5年。

四、培养方式

1.采用学分制。学生修满规定的36学分,成绩合格者即可进行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的程序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突出专业学位应用性强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讲求多元、互动。综合运用讲授、研究、案例分析、体验、模拟等多种方法。

五、专业方向

根据公共管理学科特点、实际工作需要以及我校公共管理研究特色和优势,目前设立三个专业研究方向:

(一)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

(二)健康服务与管理

(三)基层卫生管理

六、学分要求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课程设置分为核心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四方面基本模块。其中,核心课为20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为8学分,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社会实践为2学分。课程学习中,每个学分学习时间为16课时。

七、课程设置

(一)核心课(20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

英语

2学分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

1学分

公共管理

3学分

公共政策分析

3学分

社会研究方法

3学分

公共经济学

2学分

公共伦理

2学分

社会组织管理

2学分

(二)专业方向必修课(8学分)

方向一: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

中国地方治理创新

2学分

应急管理

2学分

  卫生政策研究

2学分

人力资源与管理

2学分

方向二:健康服务与管理

健康服务与管理研究

2学分

应急管理

2学分

人力资源管理

2学分

卫生政策研究

2学分

方向三:基层卫生管理

基层卫生管理研究

2学分

卫生政策研究

2学分

人力资源管理

2学分

  应急管理

2学分

(三)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根据实际情况,每级学生的选修课会作适当调整。每门选修课选课人数原则上需达10人以上(含10人)才能开设。选修课不能与专业方向课重复。

健康大数据治理

2学分

中医药文化专题

1学分

中医药康养专题

1学分

公共财政与预算

2学分

政策分析方法与实务操作

2学分

卫生法

2学分

医院管理

2学分

(四)社会实践(2学分)

学生根据专业方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包括社会调查、专题研究、专业实习等,累计时间不少于3个月。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一周内,学生必须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经鉴定符合要求者,记2学分。

八、学位论文

学生必须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选题紧密结合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特别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的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相关的问题展开论文研究。学生应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展开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或改进管理的措施。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开题、写作、答辩等环节完成。其中,论文开题时间应至少在答辩前半年进行,论文正文字数应在2万字以上。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社会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